北京治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8.html
一、广义与狭义鼻炎
EPOS有关鼻窦炎的诊断,有两个标准:1.源自流行病学调查的鼻内科诊断标准:只要有鼻塞、前后鼻漏、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就可以诊断为鼻窦炎。但是,这些症状:1)可以仅限于鼻炎,2)也可以仅限于鼻窦炎,3)亦或同时伴有鼻炎和鼻窦炎。事实上,这一诊断标准无论限定为上述症状是必居其一,还是至少两个以上,其本质是相同的:1.1.主要用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鼻窦炎的发病率。1.2.主要作为鼻内科治疗的重要诊断依据。1.3.最重要的标志就是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并非首选检查项目。实际上,这样做在很多情况下是正确的。因为,鼻窦粘膜延续自鼻腔,鼻腔和鼻窦本为一体,所以,站在内科医生的角度,无论炎症发生在鼻腔,还是鼻窦,亦或是鼻腔和鼻窦都有炎症,其内科治疗的原则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决定药物治疗的种类、用量、时间,以及是否采取脱敏治疗和更多其它内科治疗,与病变范围没有必然关系。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变程度和范围,但却不能确定其性质和分类。所以,在没有鼻内镜检查和CT检查的前提下,仅仅依据症状做出的诊断,无论是称之为鼻炎,还是鼻窦炎,都是一个外延大、内涵小的广义的鼻部炎性疾病的统称。2.源自选择手术治疗的鼻外科诊断标准:因为,病变部位和范围的准确判定,是确定鼻内镜外科手术如何实施的重要依据。所以,鼻炎、鼻窦炎、鼻-鼻窦炎的确切划分,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也就是说,鼻炎,就是局限于鼻腔的炎症,鼻窦炎,就是局限于鼻窦的炎症,鼻-鼻窦炎就是鼻腔和鼻窦都有炎症,三者绝不可混为一谈。由此可见,鼻外科医生眼中的鼻炎、鼻窦炎、鼻-鼻窦炎就是一个外延小、内涵大的更为具体、明确的狭义的诊疗概念。所以,除了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的鼻内科所要求的需要具备上述相关症状之外,必须要有CT的鼻窦密度增高影,才能确诊为鼻窦炎,必须要有包括前鼻镜或/和鼻内镜检查,看到鼻腔内有相应的解剖异常和病理性改变,结合CT检查,才能诊断为鼻炎。这也就是为什么社区全科医生、中医科医生、呼吸内科医生、急诊内科医生,等等,都有参与鼻炎、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但是,却只有耳鼻咽喉科医生佩戴额镜,以及会强调和重视鼻内镜检查和CT检查的原因所在。事实上,只有鼻科医生才会更加强调和重视:
1)鼻炎、鼻窦炎的更为具体明确的系统化、系列化、个性化、差异化治疗;2)手术前后的反复鼻内镜检查的对比观察;3)更远期的“不放弃、不抛弃”的随访治疗原则。二、鼻炎多维性的划分意义尽管,在鼻部炎性疾病的病变早期或/和急性炎症期,鼻内科的相关治疗对鼻炎、鼻窦炎、鼻-鼻窦炎范围的准确判定,没有太多苛刻要求,但是,对于炎症的其它属性,却有着极为严格的判定标准。
同样,对于一个鼻外科医生,只是明确鼻炎,鼻窦炎,鼻-鼻窦炎的病变范围,还远远不够。为了手术的准确实施,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这些炎症的更多属性。
所以,鼻内科医生和鼻外科医生,站在不同的维度空间,看待鼻部炎性疾病,会有不同的划分方式和划分标准。这种划分方式和划分标准的差异,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鼻炎,在不同维度空间,具有不同的属性,简称:鼻炎的多维性。
由此可见,一个合格的鼻科医生,既应该是一个合格的鼻内科医生,也应该是一个合格的鼻外科医生。
包括鼻炎、鼻窦炎、鼻-鼻窦炎在内的所有鼻部炎性疾病,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亦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亚急性炎症,都是一个极具时间纬度空间特征,充满极大变数,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在某一个时间节点的具体表现。而整个炎症过程,不仅可以表现为时轻时重、时有时无、时长时短的反复发作的特征,而且还具有长期迁延、复杂多样的更多属性。
更复杂的是患者的每次就诊,医生看到的往往只是其在整个病变过程中,某一个时间节点上的具体表现,而非其所有表现的整个演变过程,医生只能针对这一时间节点上的具体表现,给予相应的诊断与治疗。虽然,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描述的既往病史和其后续治疗,找到一些规律,但是这种规律,充满了极大的变数空间和可变范围。
实际上,人,作为一个三维空间生物,只能活在当下,既不能回到过去,也不能活在未来,所以,很多情况下,人们会更在意和更强调“活在当下”和“活好每一天”。
虽然,人类较之金鱼的七秒记忆要长很多,但是,健忘的生物特性,依然十分明显,所以,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常常会在有意或无意间,习惯于静态和孤立性的看待鼻炎的诊断与治疗。而出现诸如此类问题,几乎无人可以幸免,甚至对于所有人而言,这就是一种天经地义的常态。源自患者最具代表性的言论就是:鼻炎可以根治吗?我以前不这样呀!等等。源自医者最具代表性的行为就是:内科医生注重内科治疗,外科医生注重外科治疗。
所以,要想尽量避免出现此类错误,人们不仅应该知道在不同的维度空间,鼻炎有着各自不同的属性,简称:多维鼻炎。而且,在知道其划分含义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多维鼻炎的划分标准。
最后,在三维立体空间思维的基础上,人们还需要引入更多的时间纬度空间,逐步形成并习惯于用四维、五维,以及更高纬度空间思维方式,来诊断和治疗各类鼻部炎性疾病。
也就是说,一个好的鼻科医生,不仅需要做到“内外兼顾”,既是好的鼻内科医生,也是好的鼻外科医生,同时还要做到“三完至臻”:
1)诊疗理念-系统完整(大处着眼)2)诊疗方案-合理完善(小处入手)3)诊疗过程-精妙完美(重在落实)另外,在多维鼻炎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还要做好“三诊三治”:1)在诊疗策略上做到:明确诊断,明确治疗;2)在诊疗方案执行的每个时间节点上做到:正确诊断,正确治疗;3)在整个诊疗过程的不同时间节点上做到:动态诊断,动态治疗。
不要以为这些提法都是老生常谈,是新瓶装老酒,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些问题,就是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在“内外兼顾”、“三完至臻”、“三诊三治”等方面,都尚未做到尽如人意。
想要了解更多维度空间思维的论述,请搜索“鼻科漫谈”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kgy.com/wadwh/87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