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鼻窦炎,我们怎么过来字心得,

 

治疗皮肤病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6172003.html

上周分享的《普娃变“牛娃”,我是怎么做到的?一枚“佛系鸡血妈”的真实心路历程》,很多朋友关心我们家的鼻炎处理。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我。但我一直都是简要回复,没怎么写过。

既然大家好奇,那我今天就来写一篇——这些年,我们家对鼻炎的日常操作和应对。

开聊前,请不要嫌我烦,多念叨几句:

每个孩子情况不同,病理性问题,尤其急性病,请遵循医嘱。

但鼻炎除了药物控制,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日常护理。今天我便来侧重分享这部分。

01

我们经历了什么

在我看来,鼻炎还算是一件比较容易处理的事。

慢性病,讲究的是日常细水长流的细致照料。有时候不一定吃药,都可以有办法慢慢过渡。

但我们那时候,遭受的不是鼻炎。而是更严重的鼻窦炎。

什么是鼻窦炎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看过,有些孩子鼻腔,总有流不完的鼻涕,黄绿黄绿的,经常忍不住吸鼻子。

如果看到自家孩子有这情况,已经持续两周以上,大家要敲响警钟,去找医生咨询一下。

因为极有可能是鼻窦炎。

大M是过敏体质的孩子。平时换季,会特别敏感,时不时揉揉鼻子,出几粒红疹。

她往常很少生病,偶尔过敏,吃点过敏药,便能过渡。我们家对待生病,也习惯先抗一下,医院。

所以,我一直心态很松弛。对疾病的了解,也就局限发烧、感冒这些常见病。

我刚生小R不久,她有回患了上呼吸道感染,特别猛烈。好了后,我发现她还是会流黄绿色鼻涕,纸巾擦一下,往后还会有。

我直觉这事很怪异。

但小R出生了,我日夜颠倒,精神不济,根本没空顾得上她。家人和我一样,觉得这回也会自然而然,好起来吧。

这样一拖,就拖到了我这几年育儿的至暗时刻。

(上周的文章)

说说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

小R一出院,我便带大M去医院看医生。

医生明确告诉我,大M有严重鼻窦炎,引发了中耳炎。耳朵产生积液,导致听力下降。必须先控制好鼻窦炎和中耳炎,耳朵往后把积液吸收了,听力才有机会恢复。

我当时很茫然,忍不住问了他一句:什么是鼻窦炎呢?对方欲言又止,只叮嘱我好好服药。

往后,我才明白,这个儿童常见病,真不是看诊几分钟便能解释清楚。每次回想,都忍不住想笑话当时的自己。

大M当时的情况,如果没法自我吸收积液,处理就会越发复杂,甚至需要介入手术。

那段时间,我除了紧遵医嘱,特意花了很多时间,去看能懂的药理书、付费听讲座、研究药方。

不同药作用是什么,哪些是核心药物,哪些只是打辅助。喷药哪个时段和手法最佳......我都有了大致了解,非常细致地照料大M。

我们家当时的鼻窦炎治愈,抗生素、过敏药,配以洗鼻和喷鼻,是最核心的部分(再次提醒,要听医嘱!每个人用量用法不同)。

经过大半个月,大M的鼻窦炎和中耳炎控制住了。往后又花了一个月左右,积液终于吸收。

大M的听力终于恢复正常。我们家转入了日常鼻炎护理的阶段。

Mr妈温馨小提示:

有鼻炎史的孩子,每逢遭遇感冒,建议大家都要留个心眼。看是否会诱发鼻窦炎。

按我经验,最容易的判断,便是看孩子的黄绿脓鼻涕的进展。

一般正常的上呼吸道感染,黄脓鼻涕流几天,顶多1周便逐渐好转。如果大家看到孩子持续2周都这样,就应该高度怀疑,考虑看医生。

鼻窦炎不可怕,早介入早处理。

麻烦的是搁着不处理,一来诱发中耳炎,二来转为慢性鼻窦炎。整个处理过程,就会拖得很麻烦。家长孩子都辛苦。

02

我们平日鼻炎护理

鼻窦炎这事,哪怕控制住,也需要调理一段时间,重建鼻腔环境。有鼻炎的孩子,也容易复发。

所以,平日护理,尽可能减轻鼻炎程度,才是我最在意的事。

这里必须提一嘴:鼻炎护理,没法立竿见影。

按照我的经验,需要家长自律、敏锐、不厌其烦的细致管理,孩子整个状态才会有明显的变化。

但鼓舞人心的是,鼻炎虽然无法根治,却可以很好地控制,可以做到日常生活几乎不受影响。

关于日常护理,我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呢?

01

家居环境管理

很多孩子都会对某些物质有过敏反应。比如鸡蛋、花生、牛奶、花粉等等。有些轻微、有些严重。

食物过敏,直接规避就好。但有些过敏源,可以说避无可避,只能减少接触。

比如大M的过敏源是粉尘。除非我们搬家到周围一片葱绿的城郊,否则根本无法回避。

日常,我们家一周不擦桌子,就会有薄薄的一层灰尘。家里东西如果杂乱堆积,会明显感觉孩子鼻腔的过敏反应。

之前我和Mr爸工作忙,不太能兼顾上。家里偶尔请阿姨,搞搞卫生可以,说整理规划,是谈不上的。

大M这样病了一回,令我痛定思痛,正视现实,有了很强烈的改变欲望。

在她鼻窦炎控制住后,我首先对家里的分类、储物进行了大改动。

能装起来的,不散放。能用盖子遮起来,就不开放式存储,免得尘埃堆积,加大日常清洁难度;

断离舍,把无用、大概率吃灰的物品、书籍,果断清理;

和大M说道理,把家里的毛绒绒娃娃都搁置起来,减少过敏源。床单也舍弃了毛毯,改成布艺;

提起精气神,制定了家居清洁计划,比如:

尽量隔月就清洁窗帘、空调滤网、纱窗等容易堆积灰尘的设备;

每两周,换洗床单、被子;

每两周,把家里的柜子、书桌等擦一遍,顺便整理无用物品,及时丢弃;

尽量做到每天吸尘、拖地,晚上各种杂乱物品一键还原;

......

这里的安排,有些外包进行,有些自家执行。有时做得密集些,有时也会偷懒。

反正一切根据家庭实际来安排。

说不上吹毛求疵,追求极致,但意识上,会比以前更重视家居管理,尽量有计划感,希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02

及时干预

鼻炎很难根治,时不时会起苗头。这话说起来,容易让人感到很丧。

但实际上,真不必有太多心理负担。只要控制住,对生活没什么影响,孩子能茁壮成长,那又有什么呢?

过分执着、奔波各种按摩、药罐、每天泡中药,影响孩子正常生活交友,家里背负长期心理压力,影响更深远。

对于鼻炎处理,我们家通常执行这些操作:

■该用药便用药,有疑惑及时咨询医生。认同的,就紧遵医嘱,保证药用到位;

上文提到,我们转入了鼻炎控制阶段。

那时我们的鼻炎挺严重的,虽然没流黄绿鼻涕,仍会不断流清鼻涕。医生判定是过敏性鼻炎。

对于过敏性鼻炎,最重要的:

1、吃过敏药;

2、洗鼻、然后喷鼻。

我观察身边很多朋友,在这个过程,都会有很多顾虑,比如:连续吃一周甚至两周过敏药,孩子能承受吗?或者鼻喷激素,会对孩子有伤害吗?

然后,自己开始偷工减料地吃药,停药,甚至自判孩子好了,就不去复诊。

实际上,这种做法,特别容易引起复发。

(这个时候,其实大M已经开始听不见东西了)

关于过敏药的科普,还有喷鼻激素的问题,我今天没法展开科普。只能说:对于过敏性鼻炎的处理,医院的建议,很相似,都是有根据的诊治。

我能给大家的建议就是:

1、有问题及时咨询,方案定下来就努力执行;

2、量必须用足,才能起效;

3、不要假想禁忌和危害,请勤查询、咨询或学习;

4、该复诊,还是要复诊。

比如,我当时主动学了不少知识:喷鼻激素,起效很快,但连续使用两周,才达到最佳疗效;控制住后,必须缓慢减量,不能突然着骤停......

医生开处方时,有时我会主动和他们商讨:

过敏药(抗组胺药)和鼻喷激素(糖皮质激素),我们家会保证落实。

但鼻渊舒这类药,说不上核心药用,是否能不用?

毕竟大M吃了不少抗生素,我希望能精准用药,也让她的免疫力发挥起来。

也许因为有做功课,态度也诚恳,非常幸运地,我碰到的医生,都很支持我,甚至开放地讨论。

而我,也会保证每周按时复诊,循序渐进地听医嘱减药、脱药。

大M很快便控制住情况,恢复正常了。

■留意转季、天气突变对孩子的影响

每逢天气剧烈变化,或者季节转换,大M和小R的鼻子,便容易有反应。

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便是不停揉鼻子、流清鼻涕,说话有鼻音。

这时候,我会多留意他们的状态。如果好几天都没法恢复,越发严重,会考虑吃过敏药,洗鼻喷鼻。

提前介入,让他们成功过渡,只需几天,便能恢复正常。但如果放任,容易刺激喉咙,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甚至诱发鼻窦炎。

■尽量减少感冒,注意观测感冒过程

因为大M曾患鼻窦炎,每逢感冒,都会容易诱发鼻窦炎。减少感冒次数,这是医生的忠告,也是我实践中的验证。

怎么减少感冒呢?无非就是保证睡眠、清淡饮食、加强运动等等。这些大家尽力而为吧。

万一感冒,我会留意观察大M的感冒进展,尤其是黄绿鼻涕的流涕天数。

因为有过往病史,如果大M超过一周,仍然是黄绿鼻涕,基本就是复发了。

我会果断看医生,请医生判断。确诊便早介入,早用药,早控制。

这便不至于引发像中耳炎那样更棘手的问题。对家庭来说,也不至于奔波费神。

(我家护眼爱耳设备的收纳柜)

03

加强运动,提升体质

大家都知道,我很重视孩子的体育培养。

大M会选择游泳,除了她自己喜欢,我认可体育的价值,还出于希望控制鼻炎。

毕竟游泳会不断循环鼻腔,实际就是一个洗鼻过程。多运动,对她体质也有提升。

这里聊一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游泳是否容易得中耳炎?

我必须说,不能直接把游泳和中耳炎挂钩。

▎如果孩子刚好耳道有损伤/鼓膜穿孔/感冒期等等,去参加游泳,那极有可能会导致中耳炎;

▎游泳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冲洗鼻腔的过程,理论上对鼻炎有利。

然而,如果游泳池水质不过关,那就是不断在用脏水洗鼻子,不仅加剧鼻炎,还有中耳炎风险。

所以,挑选水质合格的泳馆,非常重要。

▎孩子感冒和中耳炎好了,经医生评估可以下水。那便可以继续游泳。

我们游泳队,几乎每个孩子都曾在游泳期,遭受过中耳炎。规范治疗后,都重新投入游泳。

我觉得没必要因噎废食,躲避一项全民运动。毕竟身体素质提高,对鼻炎控制也有利。

03

我们家的鼻炎装备

最后,我来分享一下平时的鼻炎应对设备。

这里分享的设备,因为买得早,部分款式估计已经推陈出新,甚至断货。大家觉得有用,找相似替代品就好了。不用深究。

01

洗鼻器

家庭必备。用于日常洗鼻。

一般洗鼻,最干净、有效的方式,便是用洗鼻器,向一边鼻孔挤压生理盐水,经过鼻腔,从另一鼻孔流下来。

(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洗完鼻子后,再喷鼻,才能发挥出鼻喷激素的效用。

洗鼻器一般有手动和电动两种。

洗鼻过程很简单,我觉得手动已经足够,没必要花大价格买电动款。

我们家使用的是这款,好几年前购入,很简单的设计,完全够用。现在不同洗鼻器设计更人性化,大家挑顺手喜欢的便好。

用什么冲洗鼻子呢?

不可以用自来水。我的建议是生理盐水。网上可以购入,价格稍贵,但这也没什么好计较的了。

洗鼻器会配一些海盐包,让大家冲调海盐水来洗鼻。我试过好几回,非常呛鼻,鼻腔不舒服。非不得已,我不会使用。

必须提醒一下:

小童未必能接受这种冲洗方式。

当初大M使用时,已经5岁多,勉强能自主使用上。但有些同龄,或者小一些的孩子,未必能配合。

如果他们抗拒,那我建议大家使用下面另一种方式。不要强迫,万一挣扎中,水跑去了耳朵更麻烦。

(网上配的自己冲调的海盐)

02

高渗海水鼻腔喷雾器

家庭必备。用于日常洗鼻。小童优选。

我们家小R,就使用这种形式。有时候大M也会用这种海水喷雾器。

这种海水喷雾,虽然无法深入鼻腔,但冲洗效果还是有的。喷射温和,绝大多数小童都能接受。

我家很喜欢“希诺宁”的生理盐水。喷嘴设计很好,有30ml和ml两款容量。

这医院里,儿童呼吸道专科医生给我的推荐。

小R因为过敏体质比大M还严重,很小便经常鼻子有涕液,我会用30ml的喷雾给他日常洗鼻子。3岁多后,我才改成ml版本。

海水喷雾器属于我们必备,我会经常在某东的药房,趁购物节囤一些,有时候价格还是挺美丽的。

03

吸鼻涕机

医院,耳鼻喉专科能力很强。估计是唯一能夜间医院。我有时也带大M在那边看诊。

有回洗鼻,和护士聊天,她说,我们这里医院不同。一般家庭没法实施。我实在好奇,跑去观摩。

后来发现的确不同。医院都是冲洗鼻腔。他们的装置,不是冲,而是喷生理盐水,把鼻涕吸出来。

我当时心里一阵惊喜。因为,她说的大部分家庭都没有的设备,我有呀!

大M鼻窦炎时,因为她鼻涕太多,我买了一部台湾制造的三合一功能机。能电动冲鼻,吸鼻涕和雾化。

冲鼻功能我们没用上,吸鼻涕功能还用得挺频繁。尤其小孩黄绿鼻涕特别多,洗不全时,我会用吸鼻功能进行辅助。

虽然平日多是冲洗鼻子,实际上我觉得冲、吸结合,安排更灵活,方便照料。

所以,当我看到医院也这样操作,突然有种被认可的亲切感。

我买的品牌,目前应该停售。市场上这类机子不太多。

我对吸鼻涕机的看法——如果大家看到合适且有需求,可以购入,会更方便护理孩子。但这不是必选项。

这里分享,纯粹是给大家展示多一种日常鼻炎护理方式而已。

今天写了+字的心得,分享了我们与鼻炎/鼻窦炎的战斗史。

这+字,算是我这几年钻研、陪伴、探索和奔波得出来的经验和体会。

每打一段文字,过去那些心无旁骛,细心照料的画面,就浮现我脸前。

虽然不太愿意回想当初的艰难和辛酸,但我也想给大家传递经验和鼓励:

鼻炎处理,虽然麻烦。用我们的关爱和细致照料,一切都会改善。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欢迎你们分享给朋友。大家的点赞和在看,将是我最大的认可。笔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kgy.com/wazz/875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