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929121990586848&wfr=spider&for=pc
关于鼻炎,你了解多少?
鼻炎反复发作
怎么办?
“阿嚏!阿嚏!”每到秋季,很多人的鼻炎总是不期而至。一言不合就打喷嚏……每天早上,人还没醒,鼻子先醒了……眼睛痒,鼻子痒,嗓子眼痒咽唾沫的时候耳朵眼也跟着痒!反正五官没有一处舒服的地儿……缺氧到无法呼吸▼部分城市的数据显示,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高达17.6%,全国至少有1亿人受到鼻炎折磨。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引起鼻炎的病因有哪些?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已知有多种病毒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及黏液和副黏液病毒等。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过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过被污染体或食物进入机体。
2、遗传因素
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人员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但近年有人发现,孪生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3、鼻黏膜易感性
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现已证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上述细胞数量不仅高于正常人,且有较强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
4、抗原物质
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黏膜,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引起本病的变应原按其进入人体的方式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
吸入性变应原:①花粉②真菌③屋尘螨④动物皮屑⑤室内尘土。
食入性变应原:指由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鼻部症状的变应原物质。其作用于鼻黏膜的方式十分复杂,至今仍不甚清楚。牛奶、蛋类、鱼虾、肉类、水果,甚至某种蔬菜都可成为变应原。
鼻炎的种类
鼻炎症状有很多种,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
1、慢性鼻炎
长期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导致头晕脑胀,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黏脓性鼻涕常倒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
2、急性鼻炎
①初期1~2天。病人常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头痛等。鼻腔及鼻咽部干燥、灼热感,鼻内发痒,频发喷嚏。
②急性期2~5天。原有症状加重。成人体温38度左右,小儿高达39度以上,常因高热出现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抽搐。
3、药物性鼻炎
长期使用各种伤害鼻黏膜的鼻炎药物或激光、手术,导致鼻腔持续性鼻塞,时常流鼻血。
4、萎缩性鼻炎
呼吸恶臭、鼻腔分泌物呈块状、管筒状脓痂,不易擤出,用力抠出干痂时,有少量鼻出血。常误以为是感冒的初期鼻炎。
5、肥厚性鼻炎
持续性鼻塞常较重,鼻涕不多,呈黏液性或黏脓性,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和嗅觉减退。
6、过敏性鼻炎
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多突发性出现。鼻涕清稀,量多,常伴有鼻痒、喷嚏频发等症。
3、血管运动性鼻炎
症状与变异性鼻炎相似,发作突然,消退迅速。有明显的诱发因素。
鼻炎有哪些症状?
鼻塞
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
多涕
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
嗅觉下降
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头昏、乏力
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
全身表现
多数人还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如何预防鼻炎反复发作?
1、增强体质很重要
游泳、跑步是不错的选择;
避免接触灰尘、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等过敏原,建议戴口罩。
2、避免进食可能过敏食物
如牛奶、鸡蛋等;做好室内卫生,保持通风,注意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
3、太阳杀菌
如果有阳光,要让家里的衣服、被褥多晒太阳。
4、避免受寒,注意保暖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总体来说是偏寒性体质,所以要注意保暖,平时应注意防风寒,适当添衣,春捂秋冻。夏天少吹空调,冬天要多穿衣物,适当进食一些温补食物。
5、穴位按摩
中医认为,按摩对于身体的保健有一定的功效,当我们出现鼻炎的时候,可以按摩迎香穴、鼻通穴、印堂穴、手三里穴、陷谷穴等相关穴位来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合盛弘健康集团
健康美学先行者创新科技引航者
由合盛弘健康发起,
以“健康中国”战略为目标,
汇聚全球尖端生物抗衰医疗技术,
致力国人“健康悦享人生”为己任。
守护华夏文明的继承与发展,
针对国人个性化精准医疗,
生物抗衰技术服务,
全链条生命健康管理,
细胞研究与转化应用,
展开健康生活新趋势,
探索生命健康新旅程,
推动中华民族健康行业创新发展,
筑梦谱写国人健康美学新篇章。
--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kgy.com/wazz/87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