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冬病夏治
即将开始!
俗
话
说
,
热在三伏,
冷在三九
一年中最热的天气
马上就要到了
!
在炎热的三伏天到来之际,冬季一些缠绵难愈的病症,人们就会选择用“冬病夏治”来治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冬病夏治的知识!
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春夏养阳”、“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拔罐,针灸、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贴敷,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
为什么冬病可以夏治呢?
“冬病夏治”是利用夏季三伏时节,机体阳气最旺盛,体内潜伏的寒邪容易祛除的特点。借自然之“温热”,内治可服用温补祛寒药物,外治可采用穴位贴敷,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以祛除体内潜伏的寒邪治疗,冬季容易发作或者加重的病症!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冬病夏治适应病症有哪些?
冬病夏治适应的人群是处于疾病缓解期或稳定期,而不是在急性发作期,体质偏于气虚或阳虚,常见以下几种: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
2、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慢性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腰腿痛、各类关节疼痛等。
4、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辩证属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弱证者。
5、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喉源性咳嗽、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神经性耳鸣等。
6、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等。
7、慢性皮肤病: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8、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证等。
9、男科疾病:男性不育、阳痿、早泄、慢性前列腺炎等。
10、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恢复期、眩晕、头痛、颈椎病、睡眠障碍等。
11、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引起的各类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伴呼吸系统疾病等。
12、其他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冬病夏治人群还是比较多!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成人敷贴时间一般6-8小时,小儿一般2-4小时,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应尽量避免使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尽量避免烟酒、海鲜、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泡现象;如果出现水泡,不要惊慌,水泡不大,可不予治疗,如果太大,医院皮肤科处理;保证充足睡眠,调节情绪,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烦躁或悲伤忧郁;中医敷贴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医院已连续开展冬病夏治、内病外治多年,根据不同体质及病种为患者量身定制敷贴穴位及服帖药物,“冬病”患者疗效肯定,反馈良好。
年冬病夏治活动也将开启,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冬病夏治”时间安排,错过还要再等一年!
冬病夏治
贴敷时间
第一贴:年6月21日(夏至)
第二贴:年7月12日(头伏)
第三贴:年7月22日(中伏)
第四贴:年8月1日(中伏加强)
第五贴:年8月11日(末伏)
冬病夏治
开始预约啦
每次治疗时间应间隔一周以上为宜,治疗日当天7:30开始敷贴。怎样治养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1、治疗期间、禁食寒凉生冷和辛辣之品,以及虾、蟹、鹅肉、牛肉等发物、宜用温水洗澡。
2、贴药后,不要去空调房间,因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但也不能不要过分活动出汗,以免药物移动脱落。
3、情绪乐观;
4、睡眠充足,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
冬病夏治正当时
地点与联系方式
?治疗日在门诊六楼会议室集中,在中医特色护理门诊进行贴敷治疗,贴敷结束后再往大会议室等待。
?预约-
?彭主任:
何主任:
桐城在线广告合作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zkgy.com/wadwh/87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