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慢性咽炎的中药调理

 

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2/6273005.html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和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多发于成人。病程较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病理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缩性咽炎和干燥性咽炎等。临床表现常有咽部各种不适感,如异物感、咽痒、灼热、刺痛或醒后干燥等。咽部分泌物黏稠,晨起常发出吭吭声以清除分泌物,引起作呕。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肥厚,或咽部黏膜干燥萎缩。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喉痹”范畴。其发病多为热毒、阴津亏少、痰浊、肺阴肾阴亏虚、虚热、脾气不足、瘀血及咽喉不利等病因病机所致。在临床中,常选用清热解毒药、养阴生津药、化痰药、养肺阴药、滋补肾阴药、清虚热药、健脾益气药、活血化瘀药、利咽药等相关的中药予以治疗。临床应用热毒伤津型:清热解毒药+养阴生津药±化痰药阴虚内热型:养肺阴药+滋补肾阴药+清虚热药±养阴生津药脾失升清型:健脾益气药+升举药±养阴生津药痰瘀结聚型:化痰药+活血化瘀药±行气药以上各证型:无需辨证+利咽药 咽肿+消肿散结药慢性咽炎数月,咽部异物感,痰黏着感,焮热感,咽微痛,痰黏难咯,咽干不欲饮,易恶心呕吐,胸闷不适,舌质黯红有瘀斑,舌苔微黄,脉弦滑。检查见咽黏膜黯红,喉底颗粒增多融合成片,咽侧索肥厚。此为痰凝血瘀,结聚咽喉所致慢性咽炎痰瘀结聚证型。组方应主用化痰药、活血化瘀药,佐以行气药,轻遣利咽药、消肿散结药。组方:贝母9g,僵蚕9g,瓜蒌9g,桔梗9g,丹参9g,赤芍9g,牡丹皮9g,当归9g,枳壳9g,厚朴9g,射干9g,夏枯草9g,玄参9g,甘草9g。水煎服。慢性咽炎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结果。如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因患鼻炎、鼻窦炎引起鼻塞而张口呼吸,脓涕倒流刺激咽部均可引起本病。烟酒过度、职业因素、全身性疾病等对本病也有一定影响。西医对慢性咽炎的治疗,以去除各种致病因素及增强体质最为重要。局部应用各种漱口溶液、含片可减轻症状,或应用蒸汽吸入疗法,对增生的淋巴滤泡常用10%~20%硝酸银烧灼、电灼和冷冻,但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多以养阴清热药为主,同时佐以利咽之品,缓以图功,常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清热解毒药、养阴生津药主治热毒伤津证型,二者经常与化痰药、利咽药等相须为用组成临证用方的框架。作者曾对近现代中医名家的38例慢性咽炎医案用方进行系统检索、统计分析发现,用清热解毒药和养阴生津药为主用药物还可以组成治疗慢性咽炎的基本用方,其理论依据即为《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慢性咽炎》所谓的“治疗以滋阴清热、化痰利咽为主”之说。如马鸿声创清咽汤,就是通过养阴清热、化痰利咽以治慢性咽炎。方剂组成:沙参12g,麦冬12g,石斛12g,生地黄12g,金银花9g,连翘9g,川贝粉3g(吞服),桔梗6g,马勃6g,生甘草3g。水煎服。如张承恩亦用养阴清热利咽的方法,创养阴增液汤以治慢性咽炎。方剂组成:生地黄20g,玄参25g,麦冬15g,桔梗15g,木蝴蝶15g,玉竹15g,半枝莲15g,金银花15g,甘草10g。水煎服。如田芬兰制咽炎口服液,意在清热养阴解毒以治慢性咽炎。药物组成:生地黄15g,玄参15g,板蓝根20g,牛蒡子15g,麦冬20g,黄芩12g,金银花15g,桔梗12g,甘草4g。用法:煎后浓缩成糖浆,1日2次,每次ml。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可参。健脾益气药有以下用途:①主治脾失升清证型,健脾益气药常与升举药等组成临证处方的框架。②《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喉痹》云:“病久者,多表现为咽干、咽痒、咽部微痛及灼热感、咽喉异物阻塞感、哽哽不利等种种咽喉不适症状。”诸症中以咽干一症最为常见,其发病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热盛耗伤阴津,咽失濡润所致;一是因为脾气虚乏于化生阴津,咽失濡润而成,此即《内经》所谓“喉咽干燥,病在土脾”。治疗后者为健脾益气药在慢性咽炎一病中的又一应用途径。盖脾在液为涎,涎为口津,口津具有濡润咽喉的作用。今脾气虚乏于生涎,进而导致口津亏少,咽喉失于濡润则咽干。所以不论治疗慢性咽炎的任何证型,只要咽干一症发生的同时,又不同程度地伴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胃纳欠佳,或腹胀,大便溏薄,脉弱等脾气虚体征,就可以在其辨证施治的处方中适当参用健脾益气药。其应用的目的在于通过健益脾气以生口津,口津生则咽干愈。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之气亏虚,无力升津,津不上达,咽失濡润,即可发为慢性咽炎的脾失升清证型。所以慢性咽炎应用升举药乃是意在升举脾胃之气,脾胃气升则津升,津升则咽得濡润,病易愈矣。考葛根轻扬升发,主入脾胃二经,最擅长鼓舞脾胃之气上升,而且对升津又尤有专效。正如《黄河医话》一书所说:“古今医家对葛根的药性,是生津还是升津存有分歧。笔者认为葛根性味辛甘而不是酸甘,本身无滋阴生津的作用。所谓‘升津’是通过鼓舞胃气,升发胃阳,阳升阴起,阴津得以上承,以达主消渴、濡润经脉的功效。故汉代张仲景借用葛根辛甘升散之性,将体内津液升入经输,濡润其经,以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观此可知,葛根是升津而非生津。”以上是本篇升举药首选葛根的原理所在。活血化瘀药主治痰瘀结聚证型,常与化痰药等组成临证处方的框架。在日常临证中,活血化瘀药还可用于:①检查见有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肥厚者;②西医病理分型诊断为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缩性咽炎者;③病程日久,仍难治愈者。实践证明,在上述三者的治疗处方中注意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常能明显提高所用方剂的临床疗效。消肿散结药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①关于普选全蝎:《中药学》认为:“本品味辛有毒,能以毒攻毒,解毒而散结消肿。”但检索诸多的治疗慢性咽炎用方发现,鲜有用全蝎消肿散结者,独《用药杂谈·咽炎》一书经验:“白僵蚕又可以化顽痰,蝉蜕又可以亮音,治喑哑,如果再配伍全蝎一味,则可以通瘀化痰,散结解毒,用于久病顽疾,可以很显著地获效。”后经临床验证,应用全蝎消肿散结以治慢性咽炎,确实具有药力宏盛、获效快捷、效果良好的特点,值得一试。②关于应用途径:基于中医理论,热毒熏蒸咽喉易肿,痰瘀留滞咽喉易结。所以消肿散结药每常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含有热毒痰瘀之邪的热毒伤津和痰瘀结聚等证型。临床体会,由于上述两种证型的临床表现出现咽喉肿结是必然的,所以不必拘泥于见是症才用是药,亦可轻遣消肿散结药于咽喉未肿结之先,未病先防,疗效尤佳。热毒留滞于咽喉之位,既可灼伤阴津,又易炼津为痰,所以治疗热毒伤津证型的处方框架由清热解毒药、养阴生津药和化痰药组成。阴虚内热证型之阴虚,肺肾阴虚也。“阴虚生内热”。虚热上灼咽喉,其病乃成。所以其治疗处方框架主用养肺阴药、滋补肾阴药和清虚热药组成,再佐以养阴生津药助肺肾之阴。脾气亏虚,无力升举阴津濡润咽喉是脾失升清证型的基本病机,所以其治疗处方框架主用健脾益气药和升举药组成,再佐以养阴生津药濡养咽喉。痰浊瘀血搏结于咽喉是痰瘀结聚证型的基本病机,所以其治疗处方框架主用化痰药和活血化瘀药组成。行气有助于痰瘀的化解,因此在方中又佐用了行气药。由于以上各种证型皆存在咽喉不利的病理改变,所以在各自的治疗处方框架中无需辨证地参用了利咽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kgy.com/wahl/874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