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是冬至后的三个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冬至这一天有最短的白天和最长的黑夜。冬至日后,阳气逐渐生长,并逐渐壮大,中医称之为“一阳生”。
“三九贴”,就是在三九天,将配制好的中药外敷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达到防病治病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每九天贴治一次,连贴三次。
“三九贴”和“三伏贴”相辅相成,既可巩固冬病夏治的效果,又可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护内敛的阳气,凡是在秋冬季或春初气候较寒冷的季节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均可以进行贴敷。
一九:年12月21日至年12月29日
二九:年12月30日至年1月7日
三九:年1月8日至年1月16日
★呼吸疾病:
反复感冒、哮喘、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
★颈肩腰腿痛:
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等。
★五官疾病: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消化疾病:
胃痛、胃胀、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
★妇产科疾病:
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
★小儿疾病:
消化不良、厌食、哮喘、咳嗽、发烧、抵抗力低下等。
注意:“三九贴”只要每次贴敷间隔十天即可,无须挤在每“九”第一天。最好在每“九”的头三天内贴敷,效果最佳。
3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属体质虚寒者。
注意:成人每次可贴敷4~6小时,3岁以上儿童、老年人及体质较弱者遵医嘱适当缩短贴敷时间。
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皮肤对贴敷药物或胶布敏感者,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等情况时,不宜进行三九贴敷。
★贴“三九”贴期间需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海鲜、牛羊肉等发物,注意保暖,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影响疗效;
★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贴敷。辨证取穴是重中之重,取穴是否到位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好坏;
★贴敷前保持清洁,穴位敷贴当天或治疗当天不要洗澡,全身毛孔处于张开状态,此时洗澡,寒凉邪气易侵入人体;
★注意保暖,敷贴当天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到敷贴部位;
★以局部温热感,颜色微红为度,如果局部皮肤极度敏感或贴敷后皮肤灼热痛痒难忍者,可提前揭去药膏;
★贴药后第一餐喝热白粥最适宜,因为白粥易消化,也最养阳气。
冬病冬治,内病外治,把握好这宝贵的“三九”,贴起来吧~
大艾堂中医馆,您身边的健康管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kgy.com/wazlyy/86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