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抗原,没有核酸,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新

 

这两天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在说阳性,甚至有人还专门建了一个群,大家在群里互相关照,互相讨论身体症状。

有些症状听起来像普通感冒,但现在已经没有了核酸检测,而抗原检测的试剂盒也很难买到,医院排队做单管的核酸,风险会更大,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小阳人”呢?

没有抗原,没有核酸,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新冠?医生说出见解!

看看传染力如何

我们平时住在一起,一个人的感冒循环会偶尔传染给其他人感冒,但是人数不会太多,因为传染性不强,身边的人都会注意,这样就不会已感染。如果一个人身体不适,身边的同事朋友,家里的亲戚朋友都有不适的症状,大部分都是新冠。

看鼻子

首先是鼻塞和打喷嚏,然后是流鼻涕。感冒一般在鼻部症状突出,其他部位感觉较弱,不过,新冠的不适症状主要在咽喉部,比如很多网友表示“像吞刀片”或者“吞玻璃渣”,声音嘶哑难受,哑嗓子。

看全身

关节疼痛,精神不振,肌肉疼痛,发高烧,只想躺下,什么都不做,这通常是新冠。有的病人还不想吃饭,呕吐腹泻难受,如果不影响活动和进食,症状较轻的通常是感冒。

很多人身体不适后,医院做核酸确认,其实做不做没有多大意义,可以通过药物缓解症状,其中一个人或后一个人都可能是病毒携带者。

医院做核酸检测不安全,那能不能买个抗原检测自己检测?先不说现在能不能买到,就算能买到,价格也很贵,而且抗原不一定%准确。

抗原检测结果一定是对的?

抗原检测方便,不用排长队,不用等4-6个小时,可以在家进行测试,不必担心交叉感染,也不需要设备,但是比对的准确度要低于核酸。

因为一个是病毒基因组检测,一个是病毒蛋白检测,通过技术手段放大基因数量,再狡猾也能测出来。

但是反原理可能会产生误报,或者因为病毒数量少无法检测到病毒数量,误以为自己是阴,等待几天,让症状出现在身体上,然后再次测试,才真的是“阳”,而你却以为是“复阳”。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网友觉得抗原不准的原因,因为很有可能大家的结果都是阴性,核酸复检的时候结果夹杂着阳性,如果大家只根据抗原结果来保护,很容易耽误一切,准确率没有那么高。

现在抗原很难买到,而且价格还很高,不建议使用抗原,第一,不能保证%准确,第二,当你不舒服的时候,十有八九你已经中招了,这时候测也没意义。

那么你可能会问,既然不是那么准确,为什么要发明它呢?

抗原敏感性在75%-98%之间,特异性在95%-99%之间,它的准确性还与它的使用方式有关:

有的朋友使用前没有洗手,或者试剂破损、弄湿,里面的鼻涕没有先擦干净,或者停留时间太短等,都可能影响结果。

如果样本采集正确,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至少比排队做核酸方便,而且可以自主采集,对疑似人员进行抗原检测,可以避免扩大传染范围,也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快速对患者进行分诊管理,然后重点对患者进行核酸检测。

为什么感染治愈后会再次出现“阳性”?

自身抵抗力的问题,不管是打二针还是打三针,到现在已经半年多了,体内的抗体减少了,保护作用减弱了。

如今,该病毒株的传染性仍然很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经常熬夜、精神紧张、感冒、慢性病、免疫力出现漏洞,也有可能再次感染。

另外,当时接种的毒株是一种,现在遇到的毒株又是另一种,不同毒株疫苗的保护作用不同。研究表明,对奥密克戎的免疫保护约为56%。从这个角度来看,感染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在这段时间里,朋友和家人都被感染了,可见病毒的威力还是比较大的,无论如何不要认为“一起阳最好”。

在病毒环境中,没有人能成为真正的赢家,不要有不合理的想法。目前,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只有戴口罩、勤消毒,尽力保护好自己,感染越晚,症状越轻。

疫情当前,大家要牢记钟南山院士的忠告,不要盲目囤药,出现症状时慎用药物,放松心情,不要太害怕,老年人应尽快接种疫苗,如果持续多日不退烧,医院就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如何避免重复用药?

1.避免同时使用两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可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症状,如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但当使用这些退热药,一定要注意不要同时使用。大多数肝损伤病例与这些药物过量有关。

2.退热药与普通感冒药及部分中成感冒药同用。常用的复方感冒药中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如小儿安酚黄南敏颗粒、芬麻美敏片、安酚麻美干混悬剂等,部分中成药如感冒灵颗粒、速肝康、强寒片等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因此,服用复方感冒药和中成药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核对药物成分,避免同时服用成分相同的药物。

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对症药物?

1.退热药不可同时服用。一次只能使用一种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洛索洛芬等)。

2.不要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信康、泰诺、百家黑、甘康等)与退烧药一起服用!

.避免过度使用次数过多。药物具有不同的起效时间和半衰期。因持续高烧,请勿反复使用。每天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的次数不要超过4次,两次服用之间至少间隔4至6小时。过度使用退热药对肝肾功能有害。

4.服用感冒药、退热药后不要饮酒,酒精与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和抗过敏药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5.服用抗过敏药和一些感冒药后不要开车。抗过敏药和一些感冒药含有抗过敏成分扑尔敏(扑尔敏)或苯海拉明,服用这些药物后,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昏昏欲睡,反应迟钝。

6.症状缓解后方可停药。退烧药、感冒药、止咳药都是缓解症状的药物,目的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它们没有抗病毒作用,所以没有固定的疗程。

7.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是针对细菌的,新冠是病毒,所以抗生素对治疗新冠没有作用,如果怀疑自己有细菌感染,应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抗生素,以免随意使用抗生素增加细菌耐药性,新冠抗病毒药物均为处方药,需遵医嘱服用。

8.目前没有新冠预防药物。因此,大家不要盲目服用网络上宣传的具有预防作用的药物和保健品,以免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

儿童使用退热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儿童发热比成人多,可伴有9℃以上的高烧,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临床上《儿童发热疼痛对症治疗指南》推荐的治疗药物,均属于解热镇痛药物,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作用。

6个月以上的孩子,选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二选一;对于2-6个月的儿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2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热时禁用任何解热镇痛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仅在孩子发高烧时使用。

②解热镇痛药不宜与成分相当的复方感冒药合用。

③患有支气管哮喘、糖尿病、肝功能异常、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或出血性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儿,选择解热镇痛药物时需遵医嘱。

④药物只能降低体温1~2℃,不一定能使体温恢复正常。

⑤对于有热性惊厥病史的患儿,退热药不能降低热性惊厥复发的风险。建议体温达到8.0℃时开始服药,体温低于7.5℃时不建议服用退热药。

⑥每次口服退热药间隔大于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开封后1个月内不应使用。

⑦退热药不宜长期服用,最多不超过天。如果症状持续没有改善,请及时就医。

基础疾病患者感染新冠后应如何用药?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癌症、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轻度无需住院的感染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可根据症状服用对症治疗药物,此类患者的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得擅自停用基础疾病药物。当基础疾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的剂量。

2.严重冠心病、严重消化性溃疡、严重肾功能不全、长期服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的患者不宜服用布洛芬。这些患者应选择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热治疗,而对乙酰氨基酚不适合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镇痛首选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美洛昔康等,必要时可合用胃黏膜保护剂。

.严重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甲亢、高眼压患者慎用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含有蔗糖的止咳糖浆时应注意监测血糖,以防药物引起血糖控制不佳。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kgy.com/wadwh/876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