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鼻日丨鼻炎又犯了如何正确用药,请戳视

 

鼻炎(rhinitis)是指由多种因素所致的、发生于鼻腔黏膜的一组炎性病变。其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多样,局部因素包括病毒、细菌感染、黏膜变态反应、病理性神经反射或组织结构异常等。

全身因素可能与系统性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维生素A或C缺乏等营养不良,烟酒过度或长期过度疲劳以及内分泌失调等有关。

其发病率较高,理论上所有年龄段的男女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受其侵扰,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会影响工作、生活,甚至导致精神异常,如抑郁、焦虑等。

急性鼻炎临床上有自行愈合或用药后快速愈合的倾向。慢性鼻炎通常病程较长,容易迁延不愈,或者停药后反复发病,最常见的表现是鼻塞和流涕。

鼻塞可以是交替间歇性或持续性,可随工作、运动、休息或温度变化加重。流涕一般为稀或稠的黏白色鼻涕,或者出现鼻涕倒流,继发感染时常有脓涕。部分患者会有鼻痒,伴阵发性打喷嚏及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等。全身不适一般见于急性患者。

鼻腔局部用药(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鼻用减充血剂和鼻腔盐水冲洗等)是治疗急性和慢性鼻炎的最主要手段。

正确合理用药,掌握鼻腔局部用药如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和鼻腔盐水冲洗等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以提高鼻炎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以下介绍正确鼻腔喷药和鼻腔冲洗的方法。

▲鼻腔喷药法

目的:将药液喷入鼻腔的局部给药方法,起到收缩鼻腔粘膜、消炎、抗过敏或润滑的作用,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适应症: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和鼻咽炎等;鼻腔填塞物抽取之前或检查前鼻腔用药。进颅内手术、脑脊液鼻漏、鼻中隔术后3天内或鼻出血患者禁止喷鼻。

鼻腔喷药正确方法如下:

1.喷鼻前先擤鼻涕,清洁鼻腔,清理鼻腔分泌物。

2.拿起药液上下振摇,使药物摇匀。

3.取下保护盖,手持喷雾瓶使其直立,左手拇指托在瓶底,食指和中指放在瓶嘴的两侧,对空挤压瓶身喷雾数次,直至有均匀雾气喷出。

4.患者取坐位,身体头部稍前倾,喷头放入鼻腔约1/2~2/3,朝鼻腔外侧壁方向,屏住呼吸,用手指快速下压瓶身至底,有药液喷出时同时用鼻吸气2-3次。

5.喷药结束后,不要立即用鼻孔呼气,轻轻用口呼气。如果同侧鼻腔需要再喷药一次,重复以上方法。

6.对侧鼻腔同法执行,采用左手喷右侧鼻腔,右手喷左侧鼻腔。

7.喷药后,用纸巾擦干净喷嘴,盖好保护盖。

注意事项

1.开瓶后或一周以上停用后首次使用前,应将喷嘴对空按压数次,至均匀喷雾方可使用。

2.喷药剂量及频次遵医嘱,勿随意用药或停药。

3.应用激素类喷鼻剂时,喷嘴方向朝鼻腔外侧壁,一般用左手喷右鼻,右手喷左鼻,以避免因长期对准鼻中隔方向喷药而引起鼻出血或鼻中隔穿孔,也可使药物更好的进入鼻腔深部,发挥药物效果。

4.喷药时喷嘴勿接触鼻翼和鼻毛,以免污染药液。鼻孔周围多余的药液用纸巾将其轻抹干净即可。

▲鼻腔冲洗法

初审:李健、王东芳、温兰英

审核:梁嘉韵

审定发布:彭福祥

点好看,和更多人分享健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kgy.com/ways/874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