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大病,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福音
from--医院康复科一根针的妙用
医院康复科针灸门诊开展的“火针疗法”不用任何药物,无需住院手术,仅凭借一根小小的火针,就可以治好“顽疾”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周围血管病,初期主要表现为静脉扩张、迂曲,腿部有沉重感和酸胀感,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肢可出现水肿、皮肤改变甚至溃疡,常伴有疼痛、瘙痒或烧灼感等自觉症状。目前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但与之相伴随的是手术创伤痛苦和高昂的医药费。
治疗方法
将直径0.5毫米、长5厘米的火针前中段烧红,快速刺破曲张的静脉,待一两分钟后血流自止,用棉球擦拭针孔,即完成当日治疗。每周治疗1到2次,一般8至12次为一疗程,休息1至2周后可继续治疗,直至病愈。根据患者病情程度不同,轻者经三四次治疗便可收到明显效果,重者8到12次治疗亦可明显改善。
火针疗法“火针疗法”不仅能快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血流,减小静脉压力,直接减轻局部静脉血液滞留,缓解曲张;又能通过刺激静脉血管壁,促使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增加静脉管壁的弹性,恢复静脉血管舒缩功能,进而从根本上消除下肢静脉曲张。
注意事项
1.精神过于紧张、饥饿、劳累的患者,以及醉酒的人都应禁用火针,以防止出现晕针等不适症状。
2.火针治疗后还应禁止当天沐浴,患处24小时不要接触水,以防针孔感染。针刺后如出现红点并瘙痒,为针后的正常现象,不能搔抓,症状数天后可缓解,无需处理。
3.治疗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咨询转
就诊
人类之所以能够正常活动,是因为在双侧的耳内有调节身体平衡的器官。其中重要的结构之一就是球囊、椭圆囊。而在球囊、椭圆囊结构内有感受重心变化的碳酸钙盐结晶,形状像石头,故称为耳石。由于头部外伤、或者局部结构退化,耳石从原来的位置上脱落,移位到了其它平衡结构内,从而在头部位置变动时引起眩晕。
什么人易患
耳石症通常多见于老年人,但头部受到过轻微的碰撞、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的年轻人也会患病,医院门诊眩晕患者总数的一半以上。
如何治疗
通过眼震电图检查可以确诊此病,确诊后主要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原理是通过一系列体位改变使耳石重新回到属于它的地方——椭圆囊,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地。
治疗后注意事项
耳石症患者在饮食上没有特殊要求,治疗结束后患者需注意休息,不能熬夜,避免感冒;复位后前2-3天内避免向患侧转头,起卧时动作要慢。
贾伟,主治医师,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自年至今经过他治疗并痊愈的耳石症患者已经超过人,痊愈的患者都称贾大夫为神医。
咨询转
联系人:贾大夫
·END·
怀柔人的自媒体品牌山水怀柔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kgy.com/ways/874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