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医生学艾灸读书报告之十九鼻炎篇

 

我这里所讲的鼻炎包含了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各种急慢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等。

鼻炎的症状有:鼻塞,多涕,嗅觉下降,头疼,头昏,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失眠等。

鼻炎的病因很复杂,是多原因综合因素引起的: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已知有多种病毒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及黏液和副黏液病毒等。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过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过被污染体或食物进入机体。

2.遗传因素

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人员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但近年有人发现,孪生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3.鼻黏膜易感性

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现已证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上述细胞数量不仅高于正常人,且有较强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

4.抗原物质

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黏膜,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引起本病的变应原按其进入人体的方式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

(1)吸入性变应原①花粉不是所有植物花粉都能引起疾病,只有那些花粉量大、植被面积广、变应原性强,并借助风来传播的花粉才最有可能成为变应原。由于植被品种的差异,不同地区具有变应原性的花粉也不同。②真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主要存在于土壤和腐败的有机物中。其菌丝和孢子皆具有变应原性,但以孢子较强。③屋尘螨属节肢动物门蜘蛛纲。成虫大小一般为~μm。主要寄生于居室内各个角落,其中以床褥、枕头、沙发垫等处的灰尘中最多。螨的排泄物、卵、脱屑和其碎解的肢体,皆可成为变应原。④动物皮屑动物皮屑是最强的变应原之一。对易感个体,若长期与有关动物接触,则可被致敏。致敏后若再接触即使很小数量的皮屑,也可激发出鼻部症状。⑤室内尘土是引起常年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之一。

(2)食入性变应原指由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鼻部症状的变应原物质。其作用于鼻黏膜的方式十分复杂,至今仍不甚清楚。牛奶、蛋类、鱼虾、肉类、水果,甚至某种蔬菜都可成为变应原。

西医的治疗相信得了鼻炎的朋友都有用过,多半无法根治。

中医观念里,认为肺开窍在鼻,鼻子的问题要从肺上治,本病的发生,外因感受风寒、风热之邪,内因脏腑功能失调,主要与肺、胃、肝、胆、脾等脏腑邪实或虚损有关。鼻炎以热证居多,病久可以伤气,多与肺有关。

鼻涕的形色气味是辨证的重要依据。清涕,示风寒及体虚卫表不固;粘黄涕,示感受风热或风寒化热;黄脓涕黄稠量多,多为热毒蕴结,示湿热内蕴;臭涕,示热毒蕴藏,浊气弥漫;粘涕量多不断,示脾肺俱虚,气不摄津,或脑渗为涕;涕中夹血,多为燥火上干,但应警惕癌变。

治疗原则:鼻炎初起属实者,当以祛邪为要;久病正虚,应注意扶正祛邪。祛邪之法,不外疏风、清热、除湿。虚以气虚为多,阴虚次之,阳虚较少。用药当留意益气而不助火,养阴而不碍湿。宣窍止涕之品,如苍耳、辛夷之类,各法中皆可适当选用。内外合治,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尤具特长,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下面我就单讲艾灸疗法:

鼻炎

艾灸取穴:印堂、迎香、风池

艾饼选择:建议金行艾饼

症状分析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黏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据其病情,鼻炎有急性、慢性和过敏性几种。急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急性炎症,慢性鼻炎为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由急性鼻炎慢性迁延而来,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由多种特异性致敏原引起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艾灸取穴方案

1.印堂,迎香

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印堂穴位于前额,在两眉之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的凹陷处。

2.风池

通经,活络,止痛

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的凹陷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在后头骨凹陷处可摸到两根大筋,在两条大筋外侧与该凹陷水平的发际凹陷处就是风池穴。

辩证施灸

症状一:

*风邪外袭型外感风寒者鼻塞较重,喷嚏频作,涕多而清稀,鼻音声浊,伴头痛、身痛、无汗、恶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外感风热者,鼻塞而干,时重时轻,或鼻痒气热,涕少黄稠,发热恶风,头痛咽痛,口渴喜饮,舌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加灸:肺俞

肺俞穴

能理气宁心,散发肺脏之热,清肺止咳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症状二:

*气滞血瘀型持续性鼻塞,涕多而黏,色白或黄稠,嗅觉不敏,声音不畅;舌红或有瘀点,脉弦细涩。

加灸:血海

血海穴

化血为气,运化脾血

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

症状三:

*气虚邪滞型鼻塞时轻时重或昼轻夜重,涕黏而稀,遇寒加重,头晕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缓。

加灸:脾俞

脾俞穴

调理肝脾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

过敏性鼻炎的灸法:

过敏性鼻炎

艾灸取穴:大椎、肺俞、脾俞、合谷、关元、丰隆、足三里

艾饼选择:建议金行艾饼

症状分析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主要症状为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本病的发病呈季节性变化,在春秋季节较为常见。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与机体免疫力有关,另外肾虚、风寒都会引发过敏性鼻炎。在相关穴位施灸能够祛除风寒、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症状。

艾灸取穴方案

1.大椎穴

祛除颈部寒气,预防颈椎病

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将颈部稍微向前倾,在颈部与背部交界附近找寻,可以触摸有一凸出的最高点是第7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

2.肺俞穴

理气宁心,散发肺脏之热,清肺止咳

肺俞穴位于肺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一穴。

3.脾俞穴

调理肝脾和胃气

脾腧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

4.合谷穴

镇静安神,通络活血,调气镇痛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在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的凹陷处,左右手各有一穴。

5.关元穴

扶正固本,培元补虚

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4横指宽)处。

6.丰隆穴

化痰湿,清神志

丰隆穴位于脚部外踝尖直上8寸,距胫骨前缘2横指宽处,左右腿各有一穴。

7.足三里

滋长气血,补肾益气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约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指指尖所触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穴。

以上穴位,使用艾益生艾灸仪施灸,建议1天1次,每次2~3个穴位,每穴灸30~4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艾生活健康

舒女士

李先生









































白癜风最好的治愈方法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kgy.com/wahl/868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